科技之星耀深山

——记农民科学家张先忠

来源: 房县科协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3-08-14     |     [      ]

    张先忠一位地道的农民科学家,他热衷于科技发现和探索,十几年痴心不改,他致力于科技宣传和成果转化,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几项发明和专著投放市场后,在行业中创造出的价值已达数亿元。

    今年58岁的张先忠,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祖孙三代都居住在湖北省房县野人谷镇杜川村,这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山势险峻,水清草盛,古木参天,林特资源丰富,但因信息闭塞,当地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曾任房县林特高中生物教师18年的张先忠,看到世世代代受穷的家人和乡亲们,心里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1988年,他辞去公职专门从事植物研究。为了考察研究,他走遍神农架的山山水水和原始大森林。一个人背上简单的行囊在茂密的树林里摸爬滚打,饿了啃一口馒头,渴了喝一口山泉水,还要忍受着蚊虫叮咬、毒蛇惊吓、野兽袭击的巨大痛苦,衣服被荆棘刮的破烂不堪,脸上、手上都是伤口,脚上磨的全是血泡。在他“玩命”式的考察中发现了上千种菌类植物,凭着多年对天麻的研究,他发现了适应野生天麻生长环境的秘密,能够准确地在大森林里挖到天麻,并且发现了二季天麻生长的规律。他栽培育种的680多箱7000多株良种天麻,有红天麻、绿天麻、乌天麻。其中被称作“天麻之王”的乌天麻,一根主杆上长出三个头,实属罕见。

    在考察中,他发现了黑木耳暴发性的生长规律,黑木耳暴发性生长,需要“三晴两雨、干干湿湿、干透底、湿透心”的环境。经过努力,他成功培育出“神农5号”袋料棒木两用型高产花菇菌种,并研究、示范、推广了坑道栽培菇耳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当地农民,使农民种植的黑木耳单产提高了10倍以上,全国各地的木耳栽种户和专业研究机构登门拜访,下聘书,并邀请张先忠作学术报告400多场,推广、辐射12个省30多个地、市、州、县。他编写的、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早熟丰产香菇栽培新法》引起了国际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的关注,并亲自召见会谈进行鉴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书获湖北省科技写作优秀奖;详细事迹在《湖北日报》、《人民教育》,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十堰电视台“祖国深处——神农架”节目中多次报道。

    在考察中,深山水畔一丛枝繁叶茂的灌木引起了张先忠的注意,经几年观察研究,他发现这种树木耐旱、耐涝,根系特别发达,有明显防沙固堤功效,它就是华中柳(学名:杞柳)。它落地生根,易种易活,一次种数年收,田边、路边、沟边、湖边、沼泽、河滩、江河两岸都适合栽种,是柳编工艺品、超薄型刨花板生产的好材料,是生产菌类蛋白质、氨基酸、高级木浆纸的上等原料,更是绿化环境、保堤护坡的先锋群落。在张先忠的努力宣传和倡导下,得到了湖北省有关专家和部门的认可,全省掀起了种植华中柳热潮。目前,湖北的华中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4万亩。其中襄阳县崔营村已经成为华中柳种植的专业村。他们的4000多种柳编工艺品、家具,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整个项目年产值4.75亿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张先忠并没躺在这些荣誉上“睡觉”,而是开始了新的尝试。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季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基地。2001年他租地3亩自育红豆杉树苗,接着又与人合作栽种红豆杉300亩,在野人谷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红豆杉基地。由于种植红豆杉树,农民每年可得到20万元补贴,不仅保护了濒临灭绝的稀有资源,也为我国山区农民开辟了林业、环保、资源利用的新天地。

    张先忠是位农民,可他也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源头,而目前水库的水氮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0.78%,“怎样让首都人民喝上健康水”不仅是库区淅川县领导人的一块心病,更是张先忠的一块心病。他认真翻看了淅川县的气候、土壤资料,推翻了林业部门不宜种植红豆杉的结论。今年3月中旬,1.26万棵红豆杉苗从他的红豆杉基地移植于丹江口库区;4月中旬,栽种的红豆杉树苗都发了新芽,成活率95%以上,张先忠还把1000多斤红豆杉种子也运到淅川,建起了育苗基地,两年后就能满足库区大面积种植红豆杉所需种苗。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让红豆杉吸收水中氮,提高水质让首都人民喝上洁净水、健康水。

    2013年这个不同寻常的炎炎夏日,张先忠一刻也没闲着,他正东奔西走往返武汉北京等地忙于筹建国家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计划建神农峡生态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以根瘤菌为主的生物肥料研究、示范、推广,为建立根瘤菌菌种生产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培养根瘤菌,为今后少用化肥或不用化肥打基础。

    人世间最恪守信用的是大地,一旦他接受了你播下的种子,必将收获绿色的希冀。25年的艰辛创业,25年的不懈奋斗,成就了他现在的辉煌。张先忠现在已拥有十堰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第一任会长,房县神农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县方兴农业贸易开发公司法人,房县野人谷镇神农峡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神农架林区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负责人等多个头衔。他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金龙奖”,中国农村发展改革新闻人物金奖,在全国食用菌杂志、林业杂志、农业气象杂志、全国新产品杂志、南水北调杂志发表论文16篇,优秀论文5篇,国家级专利4项。(朱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