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合作组织 繁荣农村经济

---记郧县聚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柳陂镇史家院村支部书记 黄贤林

来源: 郧县科协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3-06-25     |     [      ]

    黄贤林,男,1964年6月生,现年49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柳陂镇史家院村支部书记。他从事蔬菜种植已有10多年,10多年期间他历经千辛万苦,跑市场、搞销路,甘愿为广大农户、菜农提供产前、产中、前后服务,为全镇板栗、金银花、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竭诚唱好社长角

    史家院村位于柳陂镇西南部,地处水泉沟流域,距柳陂镇25公里,距“柳五”公路3公里,南靠十堰,“辽十”公路穿境而过,距城区8.5公里,版块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过去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闭塞,群众致富思想意识的淡薄,农民多以种庄稼为主,他们认为只要有粮吃,农闲时出去打个工,一年到头有个小花钱就知足了,贫穷落后一致伴随着该村。

    这种传统产业,虽也出过个别的“万元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深知勤劳已不足以致富,发展特色产业才是改变村民贫穷的根本。2008年的一天,我路过舒家沟村,看菜农正在卖蔬菜,于时就和菜农攀谈起来,详细了解了他们种菜的收入情况,当得知种植蔬菜是种植粮食的四倍收入后,我放弃在十堰工作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中试种了5亩地蔬菜,一年的辛苦获得了幸福的喜悦。根据我的尝试,迅速把这一消息告知全村农民,鼓励他们种植蔬菜。同时,他又想必须把分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建造大船出远海。于是在2010年他把分散的种植户组织成立了蔬菜产业合作社,大家推选我为社长。看到不少的群众在生产中因管理技术不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时,就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向他们介绍,随时又请县科协和农业局技术人员到我们村给村民讲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多次举办培训班,使村民懂得了蔬菜种植技术。很快全村由2010年种植蔬菜300亩发展迅速发展到500多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菜产量逐年攀升,销路问题成了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2011年,眼看到手的黄瓜因销路不畅而积压变质甚至腐烂倒掉,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日夜奔波在十堰各大超市,主动找新闻媒体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各家超市主动上门签订了购买合同。

    2012年2月,在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在柳陂镇党委、政府全力相助下,史家院村按照“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选项目、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选领导人”的原则,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截止目前,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队伍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近千元目标。

    二、创新产业种植模式

    有一首民谣反映了昔日史家院村的贫困:到了史家院、山高坡又陡,田地坪又少,一年种两季,收入却没有。史家院村地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坪地面积较少,山坡面积大,种植蔬菜还不能满足农民致富要求,随着退耕还林这一优惠政策实施,结合我村实际,按照“技术领先,示范引路,良种保证,无偿服务”这一基本工作思路,确立了探索“山顶松杉覆盖,山间板栗缠绕,山腰金银花香飘,山下蔬菜葱绿”路子。探索社会化、市场化技术服务的路子;探索优质产业化的路子。坚持技术跟着种子走,无偿服务到田头的服务宗旨;坚持示范引路、带动全村的工作方法。我自筹资金先后带领村代表到月亮湖科技示范园和柳陂王家学村参观学习。2010年,我又掏出自己腰包仅有的5万元积蓄,购买优良的金银花1000株在1组、5组建立基地,板栗20000棵分布在全村六个小组,形成1500亩板栗果园,并聘请专家指导技术,不断改良品种。截止目前,全村已发展金银花基地200亩,种植板栗1800亩,受益群众2000人,提高农民年均纯收入2000元。

    三、铺平发展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的销售,让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闯市场,他首选想到的是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销路。近年来,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改扩建村组公路7.8公里,极大的解决了交通难的问题。在销售方面,他经常深入调查,广辟门路,多方联系,多渠道、多途径促进果菜、金银花的流通,充分依靠合作社会员的能人作用,做好示范引导,努力为全村铺平一条良好的销售之路。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在他的建议下,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努力下,通过大量的工作,使金银花、板栗生产面积每年递增,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果菜产业,从而也树立了合作社的形象,赢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从而促进合作社工作的运转,提高了合作社自身的能力。

    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柳陂镇是金银花、板栗生产大镇,史家院又是一个生产大村,他利用这一先决条件,如何搞好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他的一块心病。2012年,他个人出资3万元,组织合作社社员10名,分别到月亮湖科技示范园学习金银花加工技术,回来后,他组织社会人员入股,办起了金银花加工生产线。与此同时,还提高了金银花附加值,加工后的金银花价格翻了几番,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民越种越想种,越种劲越大。

    从他这几年辛勤劳动和具体组织的经过:体会到发展专业产业靠组织,只有大胆豁出,脚踏实地,才能走向辉煌。